界面新聞記者 | 宋佳楠
8月13日,據科創(chuàng)板日報消息,在阿里任職長達25年的阿里巴巴集團前合伙人蔡景現已離職,其阿里內外平臺狀態(tài)顯示為 “退隱江湖”,接近阿里的人士確認了這一消息。
截至發(fā)稿,阿里官方尚未就上述消息進行回應。
公開資料顯示,蔡景現花名 “多隆”,是淘寶初創(chuàng)團隊的三個開發(fā)工程師之一,被稱為“淘寶第一個程序員”。2000年,蔡景現從杭州大學生物系碩士畢業(yè)后,加入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阿里巴巴。2003年,他被馬云拉進淘寶項目組,與另外兩位工程師一起,在短短一個月內,從零開始搭建起淘寶網站,并完成交易系統(tǒng)和論壇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。
在淘寶發(fā)展早期,蔡景現展現出超強的個人能力。2003年到2007年,淘寶搜索引擎的全部開發(fā)與維護工作僅由他一人負責,且這并非其工作的全部。他還主導構建了淘寶交易系統(tǒng)和論壇系統(tǒng)。在同事眼中,他能迅速解決各種棘手問題,哪怕此前從未接觸過相關領域。
2014年4月,蔡景現通過阿里巴巴合伙人提名委員會評審,并于同年9月正式成為集團合伙人,入選理由包括 “對淘寶業(yè)務的創(chuàng)紀錄貢獻” 及 “單純專注的技術特質”。
阿里合伙人的產生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和流程,其選拔兼顧了員工對公司的貢獻、文化認同以及團隊的認可度。候選人需要在阿里工作5年以上,且至少由三位現有合伙人提名,這一要求保證了被提名者在公司內部有一定的認可度。
在選舉時,投票到場人數不得低于合伙人總人數的75%,未到場的視為反對,且不允許棄權。新合伙人必須獲得全部合伙人人數75%的贊成票才算通過。這種嚴格的投票機制,保證了新合伙人能夠得到大多數現有合伙人的認可,確保新成員能融入合伙人團隊。
除馬云和蔡崇信為永久合伙人外(永久合伙人由選舉產生,也可以由退休的永久合伙人或在職的永久合伙人指定),其他合伙人每一屆任期三年,可以連選連任。普通合伙人一旦退休或離開阿里集團或關聯公司就要卸任(違規(guī)也會面臨除名)。
談及蔡景現入選合伙人,時任阿里巴巴首席人才官彭蕾曾表示,蔡景現等入選合伙人很不容易,經歷了差不多一年時間的考核。在彭蕾口中,蔡景現是一個寫代碼可以寫到“入定”狀態(tài)的人。
多方資料顯示,蔡景現本人不擅交際,也不玩社交網絡,很難在公眾場合見到他的身影。在阿里內網,他被貼上 “少林掃地僧”“技術大?!?等標簽。同事請教技術問題,他總是隨叫隨到,淘寶內部流傳著 “有困難,找多隆” 的口頭禪。
成為阿里合伙人后,蔡景現曾在2017年登上胡潤財富榜,身家達26億元。但在2023年,隨著阿里巴巴集團 “1+6+N” 架構變革,蔡景現退出合伙人名單。
近年來,阿里合伙人持續(xù) “瘦身”。先是螞蟻集團管理層退出阿里合伙人組織,2022年有9名合伙人退出。今年6月26日,阿里2025財年年報披露的最新合伙人信息顯示,又有9名合伙人退出,總人數精簡至17人,為2014年上市以來最低。
目前,阿里合伙人中僅剩馬云、蔡崇信、吳泳銘、蔣芳四位 “元老”,其余多為一線業(yè)務負責人,分別帶隊電商、云與AI等核心業(yè)務,其中電商事業(yè)群CEO蔣凡是所有合伙人里最年輕的,僅39歲,還有4名80后合伙人。
蔡景現的離職,意味著阿里一位技術傳奇人物告別了奮斗25年的舞臺,而阿里合伙人團隊的持續(xù)精簡,也反映出公司在組織架構與業(yè)務布局上不斷向一線業(yè)務聚焦,推動核心管理層年輕化,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